一、现象
0.5mm304不锈钢板沿晶粒间界优先受到腐蚀。见图8.8。这是早期常见的局部腐蚀形式,现在已在减少。
二、原因
敏化态晶间腐蚀主要是由于0.5mm304不锈钢板经450-850℃敏化温度(焊后热影响区),沿钢的晶界会有富铬的碳化物(Cr23C6)析出,导致晶界铬的贫化而引起的。即使是含0.03%C的超低碳0.5mm304不锈钢板若在敏化温度长期停留也会引起铬贫化,这种现象与前面合金元素作用中碳的影响是一致的。
固溶态晶间腐蚀则是由于0.5mm304不锈钢板的晶界Si、P、S等元素的偏析。0.5mm304不锈钢板在含Cr6+的HNO3中,在高温、高压尿素生产装置上易出现此种腐蚀形态。
三、防止措施
焊接用途应选择钢中[C]≤0.03%的超低碳0.5mm304不锈钢板如00Cr18Ni10(305L)、00Cr18Ni14Mo2(318L)等,但也要防止在敏化温度长期停留,有条件时可选[C]≤0.02%的牌号。
选用各类0.5mm304不锈钢板中含稳定化元素Ti、Nb的牌号,如0Cr18Ni11Ti、0Cr18Ni11Nb、00Cr17Ti(430LT)、00Cr17Nb(430LN)等。
对易产生固溶态晶间腐蚀的环境,可选用尿素级、硝酸级0.5mm304不锈钢板等。
除必需的焊接工艺外,在0.5mm304不锈钢板生产和用户加工制造过程中,避免0.5mm304不锈钢板承受敏化温度。
下一篇:国标316不锈钢板的熔焊工艺